廣和中醫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和中醫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和中醫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和中醫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廣和中醫還使用針灸和穴位埋線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肥。
許多人來看診的人,都相當讚許我們的埋線技術,口碑極好!
這類新型線埋法的效果可以維持約10-14天 但不適用於身體虛弱,皮膚有傷口,懷孕、蟹足腫病人,必須要由醫師評估情況才可。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RV15VDEVECPO15CEWC15

 

本篇文章收錄於精品欄目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品百味人生。 詹森曾說:「只為金錢而結婚的人其惡無比;只為戀愛而結婚的人其愚無比。」 婚姻里一旦充滿著算計,這就說明了這段婚姻從一開始就不純粹,兩人婚姻的道路走得並不久遠。對於很多人來說,婚姻是一段非常令人嚮往的過程,不管是在婚前還是婚後,在這短暫的時間裡,還是充滿愉快的。可總有些時候感情並不那麼如意,總有些人闖入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亂了手腳,生活變得比較糟糕。因為總有些人想要通過走捷徑,甚至是利用自己的婚姻來當人生的跳板,為自己創造安逸富足的生活。 ... 讀者來信 紫雅和慕哲結婚沒多久,兩個人就變鬧著要離婚了,紫雅和慕哲是在大學裡開始談的戀愛,紫雅的性格熱情大方,是個為人仗義,熱心助人的女生。而慕哲他的性格就有些內向和孤僻,不過慕哲的學習成績特別好,幾乎每一年他都能得到學校的高額獎學金。 慕哲的家庭條件並不怎麼好,平時他也會用一些零散的時間去打工,這在紫雅看來,慕哲是一個積極努力向上的男人,所以對他的愛就更加深了,自從他們兩個在一起之後,紫雅每天都會給他做愛心便當,給他買一些日常用品和衣服,在生活上紫雅沒少補貼慕哲。因為紫雅理解他的家庭條件不好,所以每次他們兩個約會的時候,紫雅都會找最便宜的餐廳去吃飯,甚至連她生日紫雅都不捨得花男友的錢。 ... 可是慕哲也不曾捨得再紫雅的身上花太多,面對自己女朋友的生日,他也就隨便發個紅包,就當作生日禮物。 他們兩個在一起的第二年,慕哲才給他買一雙30塊錢的手套,當作生日禮物,當時紫雅深陷愛情當中,並沒有在意過這些細節,她並不在意慕哲的家庭條件,更不在意她對自己的愛有多深,只是紫雅不顧一切的為男友付出著,雖然有時候紫雅她有些惶恐,因為她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真的愛著他,還是那個深陷愛情的自己。 兩個人談戀愛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雖然他們畢業之後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紫雅有什麼好吃的,都會想到慕哲,而且自從慕哲知道紫雅的父母很有錢之後,在他看來如果能跟紫雅結婚,那不僅日後自己將會過輕鬆的生活,他的家人也跟著自己一起享福了。 ... 所以在那之後不久,慕哲就跟紫雅求婚了,他這次特地大方地準備了玫瑰花,不過他並不捨得花錢買戒指,於是他就對紫雅說:「親愛的,我現在工作還不是很穩定,所以現在還不能給你買鑽戒,但我以後一定會補償給你的。」 紫雅是真心愛著慕哲,所以她面對慕哲的求婚的時候感動不已,連忙點頭,願意和他一起共度餘生,答應了他的求婚。後來慕哲安排上了他的父母,到他工作的城市去玩幾天,順便見一下未來的兒媳。 當雙方吃飯的那天,慕哲的父母連見面禮都沒有給紫雅準備,反倒是紫雅給他們買了很多保健品,她還特地給未來婆婆送了一條翡翠項鍊,慕哲的母親看著紫雅這身打扮,就看得出來她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所以回去之後她便對自己的兒子說:「兒子啊,你女朋友家應該挺有錢的,從她的眼神我就看得出來,她特別喜歡你,到時候你們結婚就可以讓她多給點嫁妝。」 ... 慕哲笑著回答自己母親說:「那你就放心吧,以後你就安心跟我們一起生活享清福,等我結婚了,就把你們接過來一起住。」 可當紫雅帶著慕哲見自己父母的時候,她的爸媽並不是特別喜歡慕哲,雖然慕哲的學歷不錯,有奮鬥的野心和慾望,但畢竟雙方的家庭條件差的實在是太多了,紫雅的父母看得出來慕哲根本就沒有能力給他們女兒一個美好的未來,更何況他們都是生意人,看人一個準,紫雅的父親覺得慕哲這個人並不可靠,並不是真心跟自己女兒交往的。 最終他們還是沒能說服自己的女兒,紫雅堅決要和慕哲結婚,作為父母也不可能說要棒打鴛鴦,所以結婚的時候他們就陪嫁了一套房,不過這套房紙寫了紫雅一個人的名字,等到他們真正領了證,結完婚之後,慕哲的品性才開始慢慢的暴露了出來。 ... 在結婚之前,慕哲並不好意思開口讓紫雅買房,加上他的名字,可現在他們已經是合法夫妻了,慕哲便毫不客氣地提出要求說:「老婆啊,我有件事想跟你說一下,就是你陪嫁過來的房子得要加上我名字,因為我之後要把我父母和弟弟都接過來一起住,如果不加名的話,他們就會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這樣不是特別好。」 紫雅當時也沒有多想,就跟慕哲說:「沒關係啊,我又不是不同意他們過來一起住,更何況人多也熱鬧,我們的房間也夠直接把爸媽接過來住就行,沒必要去加名這麼麻煩。」 ... 慕哲看著紫雅一臉不情願的樣子,他的臉色立馬就變了,他冷冷地說道:「既然你這房子是陪嫁過來的,就是我們的共同財產,難道加個我的名字不應該的嗎?你究竟要把我當作是一家人,如果你不是真心的,那我們還不如離婚算了!」 紫雅聽到慕哲用離婚來要挾自己的時候,她好像是被打了一巴掌,徹底從她這麼多年以來愛情的幻想裡面清醒了,她現在才明白,原來慕哲並不是真的愛她,只是想靠她自己過上舒適的生活而已。 ... 最後紫雅還是沒有嚮慕哲妥協,她堅定地說:「你都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那我們就離婚吧,這房子是我爸媽買給我的,你一分錢都沒有出,你就想著讓我加個你的名字,簡直就是異想天開,我愛你沒有錯,但我並不傻,當初算我看錯了你,我們明天就辦理手續,離婚吧!」 慕哲本身想靠著婚姻得到一切,可現在搬起了石頭砸自己的腳,一無所有,慕哲那時候自私的以為等他們結了婚,紫雅擁有的一切也理應當是自己,所以他堅信紫雅不敢輕易離婚,他這才暴露了自己真實的人品,可沒想到一向乖巧的紫雅卻突然變得冷酷和理智,因為慕哲的貪心,他親手毀掉了自己的婚姻。 ... 遇見有話說 其實女人嫁給什麼樣的男人,就決定了她下半輩子的生活質量,以及往後餘生要走的路。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什麼愛是理所當然的,對方的精心付出和用心對待,如果自己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的那天,就晚了。 要知道,像這樣的鳳凰男內心深處多多少少都會有些自卑心理,不管他們怎麼努力,都無法填補自己內心當中的匱乏。而真正有能力,自信的男人,往往都會通過自身的努力去給自己創造自己理想的生活,通過自己的實力去贏得愛人及她家人的尊重。 不管是在婚姻里,還是家庭中,都應該是雙方之間真誠的付出,而不是有蓄意地去利用。

 

 

內容簡介

教養孩子沒有「標準手冊」!
不懂您的孩子是理所當然的
透過二位達人透徹對談來領悟與希望的親子論

  在這個時代生養孩子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對於「孩子們的狂?」應該如何因應才好呢?每天與青春期孩子周旋的精神科醫師名越康文,不斷思考「成熟」與「學習」的法文學者內田樹,兩人對談激出獨到犀利的見解,犯下重案的少年其實很正常、生病的其實是父母、前青春期才是成長過程的重點、娛樂節慶可以統合人與群體……從嶄新並實際的角度,透徹對談重新探討親子的問題。

  本書對談的主題是「給十四歲孩子的家長」。理由之一,是與談者名越康文醫師對於青春期孩子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第二則是對談者之一的內田樹,他對於未來懷著「孩子是日本社會最弱的一環,社會從那個地方開始崩潰」的隱憂。
如今在日本最嚴重的是公立中小學校的教育現場!而對於這些現場的支援(行政上、心理上的支援)都極為貧乏。

  反觀媒體和家長,都一昧責任往外推。觀察媒體上的論調,千篇一律是「因為學校的管理教育不良」、「因為家庭沒有打好根基」、「因為教師的教育能力低落」、「因為教育部朝令夕改」等等,不管是從哪個立場所提出的教育論,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家長呢?不久之前,從養老教授那兒聽到一則故事,在一場演講會中,他說了「養育子女沒有手冊」這句話,之後,有一位聽眾媽媽來拜訪教授,問他:「那個……,沒有手冊的話,該怎麼辦才好呢?」(笑)沒有手冊,就真的沒有手冊!應該自問你究竟要怎麼做?

  二位達人除了請所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帶著閱讀懸疑小說時的心情來閱讀市面上這類青少年教養書之外;也要打破傳統上以教育體系、家庭體系為理所當然的前提來思考「孩子」這個概念,把這個傳統概念本身加以重新打造,轉換一下「孩子究竟是什麼?」的想法,藉由透徹對談重新探討親子問題,創造出讓人領悟與給人希望的親子論。

本書特色

  關於家中青少年子女教養,向來是家長最頭痛的問題;本書提出家長們常常忽略的觀念,以不同的角度,重新探討親子問題,是深具實用性的教育參考書。

作者簡介

內田樹 Uchida Tatsuru


  一九五○年出生於日本東京都。現任神戶女子學院大學文學部綜合文化科教授。專長是法國現代思想、電影論、武道論等,領域廣泛。著有《「中年人」的思考》(晶文社)、《下流志向》、《狼少年的悖論-內田式教育再生論》(朝日新聞)等許多著作。二○○七年以《私家版猶太文化論》(文藝春秋)一書,獲第六回小林秀雄賞。部落格:持續更新中。

名越康文 Nakoshi Yasufumi

  一九六○年出生於日本奈良縣。本業是精神科醫師,專門領域為青春期精神醫療,以野口晴哉的體癖論為基點進行明快的診斷;同時也為漫畫、電視等撰寫腳本。著有《人格8》(幻冬舍)、《危險的戀愛》(知惠之森文庫)、《女人難解》(扶桑社)。部落格:

譯者簡介

黃經良


  台北市人。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畢,外貿協會國際企業經營班日語組結業。曾任科學編譯、刊物總編輯、書店門市主管、出版發行經理、網路公司總經理等職,現任出版社編審,專責國中、國小教材編輯。編、譯、撰之作品繁多,種類包括雜誌、圖書、漫畫、攝影集、童書,並發表多篇各類文章散見各刊物。

目錄

前言—內田樹

第1章  重寫道德的「神話」


  不生小孩的真正理由∕談論危機的難處∕佐世保事件的衝擊∕不想生男孩∕忍耐到極限的日本人∕其實是危險的人,養老孟司∕無緣無故的弒親

第2章  生病的人是父母?

  失去的公共性的感覺∕父母生病了!∕只會說「噁心」∕辯論是最差的教育法∕父母世代的溝通問題∕「節制」與「體察」∕「不抱期待」的重要性∕戀愛依賴

第3章  兩極化的文化資本

  「聰明組」和「愚笨組」的兩極化∕所謂知性就是情緒∕「歐巴桑的真面目」揭開了!∕比青春期更重要的前青春期∕

第4章  「自己」不是一個

  「轉向」與「搖擺」∕小津電影是「黑輪」∕不要說「精神創傷」∕頭腦與身體∕腦的攻擊性大於身體∕占六成就OK了!∕大阪和都市感覺∕損壞身體感覺的節食

第5章  教養是明白自己「不懂什麼」

  精神病患與班級崩潰∕集團正在同質化∕越來越不要求「教養」

第6章  義務教育只到十三歲?

  十四歲是對自己的身體具有失調感的年紀∕年輕人的表情貧乏∕慣用語∕直到陰莖長毛為止?

第7章 娛樂的「大希望」

  
可不是嗎∕《忠臣藏》與《小氣財神》∕節慶活動是重要的∕

第8章  父母是一種角色

  父母的心理準備∕母性是幻想。正因如此,所以需要訓練∕最重要的是「例行常規」

結語—名越康文

 

前言

  還記得第一次與名越康文醫師見面,是在甲野善紀老師到我們位於蘆屋的練習場來走動的那一天。已經是大約四年前的事情了。在下課之後,甲野老師問我:「想不想跟名越醫師碰個面啊?」

  在那之前,就已經好多次聽到甲野老師以「老朋友」的身分提起這位名越醫師的大名,也曾經拜讀過名越醫師與卡門?馬基小姐對談的《分裂》。

  擁有第一次見面時即能在五秒之內看穿對方本性的洞察眼力的精神科醫師,在看到我的時候,會對我做出什麼樣的診斷呢?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緊跟在甲野老師的後頭,前往名越醫師的事務所。
在途中,甲野老師始終保持著一副笑咪咪的模樣,不知道為什麼,他的神情讓我不禁聯想起坐在圓形競技場的座位上等待著鬥士們一搏生死的古代羅馬貴族的笑容。

  走入名越醫師的事務所的候診室之後,發現那個地方和先前所想像的精神科候診室完全不同。書架上擺滿了圖書,從專門書籍到小說、漫畫,應有盡有。書架旁邊羅列著木劍、手杖、古代武術的武具。笑臉相迎的年輕女職員們也沒有穿戴任何類似制服的衣物。

  當我把買來的食品和紅酒擺放在這間「起居室」中央的桌子上時,結束診療的名越醫師從診療室走出來。

  「您好!我是內田,幸會幸會。」我一邊打招呼,一邊打量對方的長相;名越醫師的眼睛也穿過橙色和綠色的雙色彩框眼鏡笑咪咪地看著我。

  我從出生到現在已經半個世紀了,但是至今還不曾見過「戴著橙色和綠色的雙色彩框眼鏡的精神科醫師」(雖然在大衛.林區的『雙峰』裡面由羅斯.坦布林飾演的精神科醫師也是戴著雙色彩框眼鏡……)。

  總而言之,我就這樣凝視著這副眼鏡,整個人僵在那裡。

  名越醫師察覺到我的視線停留在那裡,於是說:「啊!這副鏡框嗎?大家都說好奇怪哦!戴著這種眼鏡,患者怎麼會信任你呢?」說著說著,笑容更加深了。

  我在這一瞬間(見面後三秒鐘)頓時發覺「敗給他了」。
  因為我「僵」在眼鏡上。

  「僵」也是武術用語,本來是指:因為太恐懼或緊張,而把腳掌緊貼著地面,身體無法動彈的狀態。廣義而言,也意味著「意識固著於某個對象或某個文脈,以至於無法轉換到更寬廣的框架」。換句話說,「僵」也可以和「驚惶失措」、「以管窺天」、「井底之蛙」等等狀況聯想在一起。像我這樣的情況,因為注意力集中於某個特定對象,導致從其他回路輸入的資訊大幅降低,也可視為「僵」。
我在這個時候「僵」在名越醫師的眼鏡框上,而被名越醫師「斬殺」。

  我的經驗告訴我,「高手」在第一次見面後三秒鐘之內就決定輸贏。所謂「決定輸贏」,並不是指鬥毆、扭打。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在兩個人碰面時,最先感覺「咦?」的人就算「輸」了。以漫畫來比喻的話,就是在頭上打了一個「?」的人「輸」了。

  說是「輸」,其實是有點語病的,但稍微想像一下應該就能明白。在剛碰面的時候就覺得「咦?」的人會變成什麼狀況。
會落入「等待回答」的狀態。

  談到疑問句,大概全世界的每種語言都一樣,都是以提高句尾的音調來表示。提出疑問的一方提高音調,會使得語言環境變成「不穩定的狀態」,必須得到對方的「撫平」才能恢復平衡。

  因此,提出疑問的一方會陷入所謂的「激動的狀態」,「如果沒有得到回答的支撐就可能會崩塌的狀態」。提出疑問的人必須一直等待對方的回答。必須把全身的感官集中在「會得到什麼樣的回應呢?」這件事情上頭。

  另一方面,被質問的人,卻是不管做什麼都可以。可以回答問題,也可以伸手與人相握,也可以唱歌,也可以跳舞,還可以轉身離開。
先在頭上打了一個「?」的一方只能「僵」在那裡,身心的自由都被剝奪,而使他打上「?」的一方卻取得了要用什麼手法來「料理」這個疑問的自由。

  這就是「輸贏」的基本架構。
  不限於武術,教育也好、商業也好、戀愛也好,凡是人和人會面的時候,都是「先僵住的一方落敗」。

  在我和名越醫師初次見面的瞬間,僵在「眼鏡框」,而「被斬」。(為什麼在這裡用「被斬」這麼強烈的語詞呢?因為這時名越醫師的「啊!這副鏡框嗎?」這句話,對我來說,聽起來就像在說:「嘿嘿嘿,你也被這副眼鏡框吸引住了吧!和我的患者一樣,你也落入了『在不知不覺之中被迫參加了一個自己不知道它的規則的遊戲』的圈套,以絕對的落後而輸給我。哇哈哈!哇哈哈哈哈哈哈!」)

  在這個初次會面的日子,見面之後二、三個小時左右,我從名越醫師那裡得到了「過度瘋狂的人不會發病」的診斷(本文中也有引用)。
這是截至目前為止,我從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學家所得到的診斷之中,最為深得吾心的一次。

  太瘋狂的人會使周遭的人們發作,但自己不會發作。
  原來如此,難怪我的周圍有那麼多神經病、人格障礙、統合失調的人。我一直到今天才發覺自己的業障有多深。

  從此以後,我就把名越醫師奉為「我的靈魂的主治醫師」,對他一直敬愛有加。

  不過,名越醫師除了本業以外,也常出現在電視和廣播中,並且撰寫漫畫的原作、散文,還要四出演講,非常忙碌,因此沒有機會專注地向他請教,請他幫我調整一下我的扭曲的精神。因此,當新潮社跟我探詢新書出版事宜的時候,我立刻提出《與名越醫師的對話錄》這樣的企畫案。定期與名越醫師會面,一邊品嘗佳餚美酒(新潮社出錢),一邊聆聽他的高談闊論,同時接受診斷,最後把談話內容集結成書還可以抽版稅,這個企畫案可以說是「一石四鳥」。

  對談的主題是「給十四歲孩子的家長」。之所以選擇這個主題,第一個理由當然是我知道名越醫師對於青春期孩子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其次則是我對於未來懷著「孩子是日本社會最弱的一環,社會從那個地方開始崩潰」的隱憂。(還有一個理由是,新書的總編輯三重先生有一位就讀中學的兒子,他曾經臉色凝重地說:「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擔任大學教師之後,我每天都感受到,在高等教育的階段能做的已經有限了。反倒是國中、國小教育的改革更是當務之急,不是嗎?如今最嚴重的,恐怕是公立中小學校的教育現場吧!但是,對於這些現場的支援(行政的支援、心理的支援)都極為貧乏。

  觀察媒體上的論調,千篇一律是「因為學校的管理教育不良」、「因為家庭沒有打好根基」、「因為教師的教育能力低落」、「因為教育部朝令夕改」等等,不管是從哪個立場所提出的教育論,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

  但是,教育的問題是環環相扣的,不能用「教師是罪魁禍首」、「教育行政機關是萬惡淵藪」、「全是母親過度保護的緣故」等等單純的說法一言以蔽之。傳統上,是以教育體系、家庭體系為理所當然的前提來思考「孩子」這個概念,所以當前最緊要的思想性課題,就是把這個傳統概念本身加以重新打造,不是嗎?我想,我和名越醫師對於這一點都抱持著幾乎完全相同的看法。

  教育制度和家庭制度的改善是非常耗費心力和時間的浩大工程,而且對於應該如何改變,也很難形成社會的共識。但若只是學校與家庭中的個人把自己的思維做個轉換,則任何人,說得極端一點,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辦得到。

  只要轉換一下「孩子究竟是什麼呢?」的想法,那麼臨場的洞察就會有所改變,因應措施的選項也會有所增加,不是嗎?我是這麼認為的。名越醫師也同意我的觀點吧!

  不過,如果您期待在讀完本書之後,就能夠「明白什麼」或「拿到處方箋」,那可就傷腦筋了。

  我們在這本書中所建議的,並不是把「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麼」、「不知道如何去對應他才好」等事實視為「應該立即修復的問題」,反倒是藉由「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麼,是理所當然的」、「不知道如何去對應他才好,是理所當然的」等方法,讓您「定下心來」。
再次引用剛才的比喻來說,我們向各位家長、學校的教師們所建議的,是「不要僵在孩子身上」。

  「孩子應該這樣」、「孩子必須那樣」等等的信條,會限制住你與孩子接觸時的選項,也會減損你的彈性而難以去理解不斷發生在現今孩子們身上的嶄新變化。

  希望各位不要誤會,這和「隨便孩子要怎樣就怎樣」的放任主義是不同的。
  那麼,究竟該如何是好呢?
  既不能表現出「應該怎樣」的姿態,也不能放任他為所欲為,那麼還有其他對策嗎?
  當然,大家應該都會遭遇到這個疑問。
  我在想,本書對於這個疑問,是不是多多少少能夠提供一些線索呢?

  最後,我想對為我安排愉快聚會的新潮社三重博一先生、足立真穗小姐,讓我們有幸相逢的甲野善紀老師、協助名越醫師的全體職員表達謝意。各位,感激不盡!

  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和名越醫師一起合作。衷心期盼著下一次!

  二OO五年二月  內田樹

  結語

  下次再跟內田教授碰面的時候,我一定要坦白跟他說,我有感覺到一種獨特的「懷念」。

  但是,那種感覺和例如與青梅竹馬重逢時,消失的故鄉情景再次湧現的那種充滿酸甜滋味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那是一股更加喜不自禁的憧憬和親切的感情湧上心頭。打個比方,就好像在遙遠的少年時期,每個星期死盯著電視,當畫面上出現「鐵人28號」、「機械巨神」時,那種滿腔的高昂亢奮的感覺,不知為何這兩種情緒非常相似。

  這樣寫,或許會讓人覺得,我好像沒有把內田教授當做人類看待。這個嘛,被人這樣認為,我也沒有辦法……,但是,從我的實際感受來說,這絕對不會推翻我打從心裡敬愛教授的念頭。

  我小時候,至少在我周遭的幼稚園男生和小學生們,可以說都是完全活在對於電視卡通、特攝英雄的無限憧憬和感情移植之中。公園裡的溜滑梯也好,秋千也好,都只不過是想像成英雄、假裝是怪獸的大型道具而已。

  談起那個時期擄獲少年們的心的英雄,除了前面提到的「鐵人28號」、「機械巨神」之外,還有「原子小金剛」、「8人」,這些故事的主角全是機器人

  「超人力霸王」是外星人、「假面騎士」是改造人等等。這麼看來,似乎可以說,英雄絕大部分都不是「單純的人類」吧!但是,少不更事的我們,並不會把他們當成「廢鐵」一般輕視,也不會有人種歧視(但還不清楚對外星人的歧視是否可以這麼說),反而全心全意地懷著敬畏的憧憬而模仿他們,假想自己是英雄。從小時候起,我們男孩子內心萌生的感情所移植的對象,其實絕大多數都不是人類。

  因此,每次想起內田教授的時候,顯現在我心裡的教授的形象好像總是重疊著「鐵人28號」、「機械巨神」,也就是英雄機器人的形象。

  這或許是教授不斷發掘那些事物的本質的卓越思考力,以及絕妙地與對象保持適當距離感,而以獨特的確實性把這些事物本質表現出來的語言操作的「不可憾動」的感覺,導致我有這樣的想法。

  但是我之所以熱中於那些機器人英雄,並不純然是因為他們具有強大的能力及威力,而是在他們的行為之中,屢屢彰顯了超越人類的人性,為我們這些往往墮於私欲的蒙?的人類指出了正道。再者,在絕大多數的這類作品之中,都證明了人與機器人之間存在著極其深刻的友誼。(例如《機械巨神》的最後一集,一直以來始終由草間大作少年操控的機器人,卻不顧大作少年的含淚制止,為了拯救少年及全人類,而抱住歹徒首領吉羅金大帝,以必死的決心飛向巨大隕石。那一幕場景想必會讓全國少年影迷「想要成為像機械巨神一樣偉大的人類」吧!)

  從第一次與內田教授碰面之後,就一直覺得教授不是「人類」這個一般化的範疇的類型,而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存在」。這次結束了長達兩年令人震憾而有趣味的深度對談,感覺到這個存在感在我的心裡更增加了幾分真實性。雖然這樣說對教授多少有點僭越,不過,對於拿到這本書的讀者們,我希望各位不僅去閱讀引起話題的文義,同時也能體會我和教授兩人之間氣息相通的心意。

  二OO五年三月  名越康文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23225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一章 重寫道德的「神話」

不生小孩的真正理由

內田 現在,超少子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這個議題大多被人拿來和母親的就業趨勢混在一起談論,不過,我始終認為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她們真正害怕的,並不單純是因為生育小孩會中斷事業;我認為她們更害怕的應該是,生下小孩養育的結果,那個小孩可能會成為「不知怎麼回事的傢伙」這件事吧!雖然大家不太會明白地表示,很害怕未來可能會演變成「帶著不知怎麼回事的孩子而不知如何是好」,但事實上,這種不安和恐懼正是造成少子化的強烈理由吧!



名越 我從事精神科的醫療工作也有十七年左右了,但是在這幾年來,也深深感受到這個情形。到診所來尋求諮詢的人,以女性居多,但大多數在熟悉了之後,如果問她們「小孩的情況」,大家的回答都是:「沒有生小孩的自信。好可怕!」、「生小孩這件事很可怕吧?」、「生小孩當然也很可怕,而且我也不會養。」有這類想法的女性真是太多了,或許可以說是佔了絕對多數。



內田 我想,應該要有人拍胸脯跟她們保證說「生小孩也沒問題」才行吧!生小孩,不但能提升母親本身的生理與心理的潛能,在養育的過程中也會促使母親更成熟,並且提高對社會的貢獻,所以生小孩是一件「絕對(保證?)划算」的事。如果沒有人像這樣積極地給予鼓勵的話,大概沒有人要生小孩吧!



名越 說的沒錯。為了激發她的勇氣而淨說些「沒問題」之類的話來使她安心是沒用的,應該要用「有賺頭」來說服她才行。



內田 行政部門所做的天使計畫 也是從一開始就搞錯方向了。因為,生兒育女由行政部門來「支援」,這個構想本身很明顯地是以「生小孩是痛苦的,養育小孩是一件苦差事」為前提。好像在告訴大家:「雖然子女會妨礙女性的事業發展,但是行政部門會幫忙『照顧這個麻煩的傢伙』,所以『如果被我騙了,就去生小孩看看吧!』」像這種說法,沒有人會被騙吧!



名越 如果沒有更強而有力的價值觀轉換之下,它是行不通的。



內田 我曾經有一次機會與主張女性身體性復權的《女巫化的女人們》的作者三砂千鶴教授舉行公開對談。聽眾有八成左右是三十多歲的女性,在對談結束後的問答時間中,許多人提出了相同的疑問:「一直在猶豫著要不要生小孩,結果不知不覺就過了三十五歲,不過,終究還是覺得生小孩比較好吧!」關於生養子女風險的資訊是那麼地豐富,但是卻沒有人給她「請生小孩」這種從背後推一把的訊息。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nEnNo8J.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41853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竹北下半身肥胖體質的中醫減肥門診神岡減肥中醫門診諮詢太平輕鬆減肥方式中醫診所台中西區減肥中醫調理
頭份腰部瘦身中醫診所 桃園觀音有效的中醫減重配方 中壢中醫減重哪間有效,大家都推薦這間診所台中南屯區下半身肥胖體質的中醫減肥門診 龍井減肥門診推薦 桃園八德中醫埋線推薦的中醫診所竹南有效的中醫減重配方 新竹有效的中醫減重配方 新竹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胖因調治大雅臀部瘦身中醫診所 頭份減重諮詢門診 針對肥胖減重瘦身推薦的新竹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bb91oo27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