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睽違16年,BBC海洋生態經典終於回來了!
耗時5年.125次海洋探勘.1000小時的水下拍攝
影集於英國首播當週,超過1000萬人收視,被譽為BBC史上最佳作品

  2001年,BBC的《藍色星球》影集轟動全球,我們第一次透過電視認識了海洋。2017年,《藍色星球二》重磅回歸,BBC運用最新技術與科學知識,再次向全世界展現海洋的新發現、新面貌,同時也揭露了許許多多我們造成的環境災害。

  現在的我們,已經可以把攝影機帶到海底任何角落,又該怎麼以更鉅細靡遺、更具啟發性的方式來處理這些故事呢?──BBC傳奇製作人、《藍色星球二》影集旁白/大衛.艾登堡◎本書序言

  《重返藍色星球:發現海洋新世界》由影集製作人親自編撰,收錄超過200張嘆為觀止的攝影照片,用七個章節,認識大海的各種面貌,從海岸、珊瑚礁、海藻林,到開闊大洋與無人深海……,數十個海洋學的新穎主題,帶領讀者一起探索我們的大海。包括:
【海洋生物行為新發現】會用工具撬開蛤蜊的聰明魚兒,與合作無間的石斑魚和章魚
【未知海域大探索】造訪南冰洋的奇幻祕境,還有水下深度6000公尺的海底深淵
【海洋的汙染與永續】大海裡無所不見的塑膠垃圾,以及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等現象帶來的長遠影響

專業審訂
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暨中華民國水中攝影協會理事長—黃興倬博士審訂,親自為讀者把關,呈現最準確精采的內容。

誠摯推薦
●一頁頁開啟我們的海洋視野,奔放因陸地社會的侷促而變得僵滯的心情。──海洋作家/廖鴻基
●翻閱這本凝結了動態影片的書籍,便可以反覆回味影集餘韻,並反思它要傳達給全世界人們的重要訊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助理研究員/黃興倬
●本書與其記錄片一樣美得不可思議,使我們理解此團隊是抱著多大的熱忱,努力呈現海洋的美好,以及需要被關注的危機。──台灣獨立樂團Cicada 作曲與鋼琴/江致潔
●親子作家/番紅花    關注推薦!

各界好評
●令人驚訝且極具吸引力的影像,本書宛如超現實的科幻小說!──《好萊塢報導者》
●海底下充滿了無數驚奇,是我們從未見過的!──《衛報》
●這是一本扎實、具啟發性的幕後書籍,能由衷地取悅影集粉絲與熱愛海洋的讀者。──《出版者週刊》
●嘆為觀止!──《紐約時報》
●就算你已經準備好迎接一場奇觀,《重返藍色星球》還是會讓你喘不過氣。──《綜藝》雜誌
●在這裡,生與死的主題深深地與我們的五臟六腑產生共鳴,也與全球議題息息相關。──《藍色星球二》配樂/漢斯.季默
●我們發現了這顆星球上原本不為人知的歷史,這對我而言就是來自靈魂深處、最豐富的人性表現。──電台司令主唱/湯姆.約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詹姆斯.杭尼波恩 James Honeyborne


  《藍色星球二》影集執行製作人,曾監製多部BBC生態記錄片,如《非洲大地》(Africa),以及英國電影學院得獎作品《藍海現場直播》(Big Blue Live)。

馬克.布朗勞  Mark Brownlow

  《藍色星球二》影集系列製作人,也曾製作過《地球脈動》(Planet Earth)、《大世界小動物》(Hidden Kingdoms)、《海洋巨獸》(Ocean Giants)等。

譯者簡介

林潔盈


  台灣大學動物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博物館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有《發現之旅》、《恐龍》(以上為好讀出版)、《義大利美食精髓》(大家出版)等。 

目錄

推薦序/廖鴻基
推薦序/黃興倬
序言/大衛.艾登堡

第一章 同一片大海
第二章 海岸
第三章 珊瑚礁
第四章 綠色海洋
第五章 大藍海
第六章 深海
第七章 我們的海洋

謝辭
索引
圖片來源 
 

推薦序/廖鴻基(海洋作家)

  生長於花蓮,生活環境一邊山、一邊海,地緣關係吧,記憶中,從小就常在海邊活動。海邊看日出、看膠筏從大海帶回繽紛魚蝦,這些海岸經驗,讓我年輕時就清楚明白,不只是海面上的風景,海洋更精采豐厚的美,都蘊藏在我們眼睛看不透的水面底下。

  記得年輕時有個傍晚,我獨自走在浪緣,一襲捲浪洶洶湧來如一座小丘在我面前崩潰,白沫碎浪快速撲上灘坡,我跳腳躁退了好幾步,還是被浪襲沖濕了鞋子和褲管。錯愕看著碎浪夥著卵礫嘩啦退去,更讓我恍然的是,迎著晚霞,我的腳邊竟圍著紛紛點點一群銀亮翻躍。不是水珠子反照霞光,不是暈眩出現的金星,是一群小魚隨湧浪衝上灘坡擱淺在我腳邊翻跳。這一幕讓我完全忘了被浪偷襲而打濕鞋子的尷尬。

  有次破曉時分來到海邊,這天風平浪靜,岸緣捲浪從習常的獅吼變為小貓喵喵,姍姍緩緩,太平洋難得沒有情緒的片刻。這時我看見一片尾鰭雄挺近岸切出海面,毫無警覺的在我眼眶裡款擺優游。

  無論那群傍晚衝上岸來的小魚,或這條破曉優游岸緣的大魚,這兩次經驗都讓我情緒激昂亢奮許久。我曉得,海洋的神祕和魅力全繫於這些讓人驚奇、驚豔的蓬勃生命。

  我這輩子持續與海的接觸、探索和對話,幾乎都根基於對繽紛海洋生物的好奇和欲求。年輕時長時走海岸,每段裸露的潮間帶,每個潮池,都吸引我停下腳步,仔細觀察所有隱身在縫隙孔竅中的魚蝦蟹貝海參海膽珊瑚水螅和海藻,這些因潮水退去而裸露在我眼裡的海洋生物,總讓我無比欣喜。越是遭遇豐富的海濱生命,越是激盪我心靈與生命的無窮活力。

  後來因漁村計畫,訪問了多位上了年紀已退休的老漁夫,他們告別搖晃不定的甲板,從一輩子採捕的海域回到陸地,我以為他們的退休生活應該是含飴弄孫好好享受穩固的家居生活。然而我發現,他們除了天天散步到漁港看漁獲,最常做的事就是打開電視看動物頻道,特別是以海洋動物為主題的節目。扣除漁撈生涯回味的成分,我想,他們對海、對海洋生物仍然充滿好奇。

  海洋夠寬,夠深,夠我們一輩子航不盡大海的每個角落,夠我們一輩子無論如何探索也無法透徹了解大海的深沉內涵。海洋生物延伸我們陸生動物的眼界,延伸我們向海探求的渴望。

  近二十年來,隨著海洋科學探索層面的廣延和深入,加上拍攝器材與技術的精進,不少海洋影集精采問世。特別是英國BBC廣播公司製作的世界海洋系列專集,自二○○一年推出的《藍色星球》系列,以及二○一七年播映的《藍色星球二》均廣獲佳評。《重返藍色星球:發現海洋新世界》這本書,就是《藍色星球二》問世後,由影集製作人親自編撰的書籍版。

  這是一群海洋科學家和攝影師,以一流的設備和技術,於全球數百個海洋重點長期駐點觀察拍攝所累積的成果。書中以精采圖文介紹遍及全球各經緯的海面上下不同海域所呈現的海洋精髓,每張圖、每字句所描繪的見識都無比專業、無比珍貴。

  記得我第一次戴蛙鏡在珊瑚礁區浮潛,上岸後我在筆記本上寫下:這根本是另一位造物者與陸地造物者競爭媲美所創造的另一片有別於陸地的美麗世界。當我的海洋經驗因探索的想望而延伸到離岸更遠或潛入更深,我曉得,無論如何個人能力究竟有限,每趟海洋行動所能見識的,都遠不及《重返藍色星球》這本書中描繪的某個節點。

  當我學會開船,年輕時常獨自在海上釣魚,有一次遇到四、五隻一群不曾見過的海豚游過船邊,我即刻放下釣竿,驅船尾隨,想看清楚他們是誰。海洋是他們家園,他們可深可淺,我只能踩在甲板,而船隻只能浮在海面。不過跟了約十分鐘,他們輕易擺脫了我的糾纏,消失無蹤。上岸後,以我觀察的記憶請教過許多人,至今仍無法確定那趟遭遇的是哪種鯨豚。

  有一次,我的小船被一群海豚圍住,他們群體近距離船邊競賽似的紛紛躍出海面。當他們離開船邊大約是半個鐘頭以後的事,這期間,我一直站在甲板觀看,我的心情隨他們群體躍上躍下,我曉得,陸地上不會有這樣的風景,不會有如此寬敞的舞台,也不可能一次出現這麼多舞者同台演出。

  好幾次遇到船邊水滾開了般,四處海面一坨坨白沫水花湧滾。平息心情激動看清楚才明白狀況,原來是無數小魚群遭受水下獵者圍攻,整群被驅趕到水表,無處可逃,只好拼命往上層層疊沓,掙求一絲生機。

  海洋讓我們有限的陸地生命有了走出去的嚮往和憧憬,藉由魚、藉由鯨豚以及各種海洋生物,藉他們的眼,帶我們優游於廣浩的海洋世界裡。這本書就是那條魚那隻鯨豚那些海洋生物,一頁頁開啟我們的海洋視野,奔放我們因陸地社會的侷促而變得僵滯的心情。

  《重返藍色星球》介紹了許多海洋生物行為的新發現,有個篇章提到偽虎鯨和瓶鼻海豚的混群。其實我們東部沿海,常見鯨豚混群現象,應該都是有待我們進一步解謎的珍貴海洋研究資產。

  書中提及地球暖化及海水酸化帶來的嚴重海洋環境衝擊,看似悲觀無望,但書中最後舉兩則生態保護區從絕望而至生機復甦的故事,對台灣幾近枯竭的沿海生態將是多麼重要的啟發。

  海洋願意給我們一些機會,當我們願意透過理解來為她做點甚麼,《重返藍色星球》這本書,也許就是一座橋梁,讓我們走過這座橋梁,進一步認識海,也學習以尊重的態度與海和平相處。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784618
  • 叢書系列:
  • 規格:精裝 / 328頁 / 17 x 23 x 4.5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三章 珊瑚礁【拂曉的水漾大合唱】

太陽緩緩推升到地平線之上,海面一片平靜,海鳥粗啞刺耳的叫聲,打破了夜間的寂靜,喧鬧地開始了新的一天。無論在世界上哪個地方的熱帶雨林、田野或沼澤地,黎明之歌總少不了鳥兒的蹤影。不過令人驚奇的是,這種日復一日的表演並不侷限於生活在海平面以上的動物。海面下一樣有著各式各樣的嘈雜,也就是各種海洋生物帶來的「珊瑚礁大合唱」。

就如陸地上鳴禽春季歸巢的自然律動,珊瑚礁群落每到黎明與黃昏時刻,也會群起齊鳴,其中,黃昏又較黎明熱鬧;而新月期間是最大鳴大放之時,滿月則最為收斂。這恰恰符合珊瑚礁的活動時間,無論在一天或一年當中的什麼時刻。這些豐富的合唱,是由一些最意想不到的表演者所創造。自公元前三五○年亞里斯多德的時期,人們就已經知道魚類會發出聲音,不過誰會想到,海膽與蝦子同樣也是合唱團的成員?

這些聲音之中,音量最小的是海膽進食時牙齒發出的刮擦聲,以及牠們清潔身體時,搓揉身上的刺棘所發出的細微金屬碰撞聲。圓球狀的海膽殼則有擴大音量的效果。發出最大聲量的是槍蝦,許多槍蝦同時「開火」發出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是平底鍋裡煎到嘶嘶作響的培根。槍蝦用牠們的大螯射出空穴氣泡,製造聲音的同時也會發出一道明亮的閃光。這個動作會產生一陣內爆,其力道之大,傳出去的震波甚至可以打昏小魚,不過槍蝦通常是用來和其他同類溝通。

與蝦子相形之下,魚類就含蓄許多,不過牠們用聲音的多樣性彌補了音量不足的缺憾。黑鮸的聲音宛如霧笛,小丑魚會用頜骨發出喀噠聲,受迫的三刺擬蟾魚會如嬰兒般啼哭,牠們也是少數已知可以如鳥類一般發出雙聲的魚類。

珊瑚礁的雀鯛尤其健談。牠們會用牙齒發出爆音,或是用肌肉震動魚鰾發出唧唧聲,而且還會不時發明新聲音。常見於印度太平洋海域的安汶雀鯛,近年開始發出一種像是雨刷刮過乾燥玻璃的聲音,也有人將這種聲音類比為鴿子咕咕叫的聲音。不過,無論怎麼描述,這聲音都和一般雀鯛發出的爆音和唧唧聲大相徑庭。珊瑚礁的競爭非常激烈,發明新聲音表示能特出於其他珊瑚礁魚類所發出的各種咕嚕聲、嘰嘰聲、嗥叫聲、噗通聲、鼓聲、啪噠聲與嗝聲。
 

 

 

 

現如今人們對於養生越來越重視,很多人為了身體的健康,而選擇用走路的方式來進行鍛鍊。「日行一萬步」,就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到底日行一萬步是否合理呢?走路鍛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日行一萬步到底合理不合理? 在研究它到底合理不合理之前,我們要追溯它的起源,知道為什麼這句話會流行。這句話起源於一家日本公司,初心是為了營銷,才把這個口號推進下去,再經過一些報紙以及網絡的普及,這句話才流行開來。所以這句話出來的前提是為了銷售,就要為其合理性打一個問號。 日行一萬步,雖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只要速度跟上了,是能夠達到鍛鍊的效果,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樣的運動強度,像一些中老年人就不適宜日行一萬步,只要每天堅持30分鐘左右的中低速的快走,就能達到很好的保健身體的效果了。如果非要換算成步數,那就是6000步左右。健身並不是為了給別人攀比,也不要追求一個數字,追求的是健身的目的。 ... 走路鍛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走路的姿勢要注意 走路如果想要達到鍛鍊的目的,一定要注意走路的姿勢。走路的時候頭部一定要放端正,背部要挺直,人體可稍稍地往前傾,但是千萬不要彎腰駝背。呼吸一定要按節奏走,如果走路走的呼吸亂了,人也會感覺不舒服。 2、運動裝備要齊全 走路這種健身的方式雖然簡單,但是為了能夠儘量的減少意外的發生,也為了避免膝蓋、關節等部位的磨損,所以一定要買適合自己的運動裝備,尤其是一雙慢跑鞋。不要追求大牌,要追求穿著的舒適度,以及運動的專業性。 3、路況好一些 走路健身,如果是在跑步機上進行,那就沒有對路況有要求,但是如果在室外進行就要注意一些。儘量選擇路況好一些的地方,但是學校的塑膠跑道或者公園的健身通道都是可以的,儘量不要選擇在路邊進行。路邊路況高低不平,而且還容易受到車輛來往的影響。 ... 4、強度要合適 走路雖然非常的簡單,但是也應該注意要有一定的強度,強度如果過低,就跟普通的散步一樣,達不到特別好的鍛鍊效果,如果強度過高則會使很多人不適應。 走路鍛鍊是非常好的健身方式,沒有必要去擔心自己堅持不下來。日行一萬步要以自己身體健康狀況允許為前提,不可追求步數而忽視自我健康。 參考資料: 《日行一萬步,其實是日本的「舊」騙局,每天步數需控制在標準範圍》,今日頭條,2020-03-01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fit/g4omra9.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9075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員林容易冒汗改善中醫診所埔心頸部緊繃酸痛看什麼科埔里小兒過動中醫推薦福興打嗝中醫推薦
花壇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治療中醫 竹山鎮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治療中醫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彰化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鹿谷鄉口乾、口渴治療中醫 花壇睡眠障礙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治療有成效的溪湖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社頭白天賴床睏倦看什麼科 南投記憶力減退中醫推薦 鹿港中醫診所這間很大推,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竹塘白天沒精神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伸港睡眠障礙門診治療中醫 ptt推薦的鹿港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bb91oo27b 的頭像
    bbb91oo27b

    七先生與艾小姐的生活故事.

    bbb91oo27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